








赫爾辛基設計新秀打造《少數雜志》,聚焦芬蘭少數民族
總部位于赫爾辛基的設計師瑪麗娜·維齊科與蒂諾·尼曼聯手推出了《少數雜志》(FEW Magazine),這是一份自主發起的項目,旨在關注芬蘭境內遭受歧視的少數民族群體。首期雜志以羅姆人為焦點,深入探索這些社群,為它們提供一個講述自身故事的平臺。
改變認知,重塑對話
尼曼來自羅姆人家庭,這使得他與維齊科對這一主題充滿熱情。他們表示,《少數雜志》的主要目標是改變主流媒體及大多數人對芬蘭羅姆人的單一、片面認知。通過優雅、幽默、成熟及圖形自信的方式處理敏感議題,他們創造出一個精美的作品,以更易親近的方式將問題的嚴肅性呈現給更廣泛的受眾。
引人矚目的編輯設計
維齊科和尼曼開發出一個明顯流暢的編輯系統,使得首期雜志在排版層次、編輯規范以及排版流動性和驚喜方面均表現出色。他們原本計劃打造一些極為瘋狂的設計,但最終理念有所緩和,以便對所探討的內容采取更恰當的處理方式。例如,他們選擇了美麗的暗浮雕勃艮第封面,這種設計既是一種微妙的視覺參照,也指向相關少數民族所感受到的隱形狀態。
定制字體與標志,凸顯少數群體形象
為每一期雜志制作獨特的設計以反映其中涵蓋的美學和主題,維齊科和尼曼很少以定制的展示字體為基礎,并用極具影響力的定制標志加以裝飾。這些設計都是在排版設計師雅科·索馬萊寧的協助下創作而成。他們要求索馬萊寧創作一些既酷炫又現代、不受創意限制的作品,以充分利用個人項目所賦予的自由。由此產生的字體既奇特又難以辨認,同時又酷感十足,在排版上極具挑戰性,象征著大多數人看待少數民族文化的方式——神秘而奇特。
結合多種字體,展現現代與舊世界的碰撞
索馬萊寧的版式設計,加上維齊科和尼曼的精細應用,與迪納摩的《紀念碑怪誕》和《物質象限》相結合,提供了圖形保留和微妙的怪癖。這兩種字體都具有相似的品質,既永恒又現代,反映了羅馬文化中現代與舊世界的碰撞。
總結
《少數雜志》為芬蘭受歧視的少數民族提供了寶貴的發聲平臺。通過創新的設計理念和精心的編排策劃,維齊科和尼曼成功地重塑了對話方式,以更易親近的方式將少數民族的嚴肅問題呈現給更廣泛的受眾。這份雜志不僅是一份設計佳作,更是一份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出版物。